7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重点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中西部铁路建设的担子主要还是要落在国家身上,每条西部线两三千亿,西部至少还要万亿以上的投资规模。铁路投融资将通过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盘活铁路用地资源等方面破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要按照统筹规划、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这是继铁路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通过改革,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铁路及相关设施。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还两谢220万铁路职工。“我要代表国务院感谢220万铁路职工,他们为中国铁路系统的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我要代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百姓感谢220万铁路职工,他们翘首以盼加快中西部的铁路建设”,李克强总理说,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加快铁路建设,重点是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
王梦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铁道部撤销后,铁路总公司背负着两万多亿的债务,每年利息就3000多亿,还要养200多万铁路职工,包袱太重,而铁路总公司从铁路投资效益上讲,有效益的只有是中东部铁路,根本不可能修西部铁路,“国家看到这个情况也在想办法解决,一方面修铁路能够消耗拉动水泥、钢铁行业产能,另一方面国家也要将西部和贫困地区纳入国家铁路网。”
王梦恕说,未来的计划是除了各省高铁联通外,省会到北京也形成8小时到达圈,也就是说西部作为铁路网的部分也要修350公里时速高铁,这个钱国家必须拿,“一条线路两三千亿,西部至少还要投入一万亿。”
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33.22%,基建投资完成全年计划的35.96%。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荣朝和表示,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已开工铁路项目要完工至少还需要3万亿元。
结合铁路建设任务、负债和铁总经营等情况,资金瓶颈依然是铁路建设的首要问题,因此铁路投融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今年5月份,《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就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进行部署,要求建立公益性运输补偿制度、经营性铁路合理定价机制,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领域创造条件。
一位接近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人士表示,目前国家的确有加快铁路投资的要求,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关键问题是铁路建设资金该如何解决,“具体而言包括三个问题:铁路债务怎么办,铁路运营怎么办和未来铁路建设怎么办。”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一要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创新铁路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二要向地方和社会资本开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王梦恕说,目前城际铁路的资金来源完全由各省解决,如果省里拿不出你就到省里集资,包括对企业集资,这个建设资金的收益不一定,但是肯定要保障投资者的收益。另外,还可以采取土地开发的模式,给你沿线的土地以进行综合开发,这就把铁路沿线的资源都利用起来,产生效益。
目前,在部分地区的地铁建设中,香港“以地养铁”的模式被引进,这种模式是指通过出让交通线路周边地皮的收益来弥补前期建设和建成运营亏损的模式,作为全球唯一盈利的地铁,香港地铁采取了地铁建设与沿线物业开发相捆绑,以副业补充主业的做法。目前,广东省已经出台珠三角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综合利用的方案。
而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到,要加大力度盘活铁路用地资源,搞好综合开发利用,以开发收益支持铁路发展。专家预计,对沿线土地开发会加速走上快速道路。
另外,针对铁路基金问题,王梦恕表示,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方案预计9月份会将整个方案会上报国务院。上报后如果没有太多争议,几个月内具体方案就会出台。他同时表示,方案会重点保证投资人的收益,其收益率虽未必能超过6%,但肯定不会太低,这样才能吸引民间资本进入。